中天科技公开增发遭滑铁卢
中天科技新产品。(资料图片)信息时报讯
(
叶静)
昨日中天科技公布公开增发结果,或因增发价距二级市场价格较为接近而欠缺吸引力的缘故,具有优先配售权的公司原有股东对此兴趣索然,最终有效申购仅为2004.4万股,占发行总量的28.4%;而参与上、下申购的投资者最终也仅合计认购了941万股;余下的高达4113.42万股被迫由承销团包销,占比高达58.27%。公开资料显示,这个“杯具”的主承销商为海通证券。当初增发不被看好7月15日中天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公开增发不超过7059万股,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16.8亿元,发行价为23.80元。7月14日,中天科技以24.79元开盘,最低曾跌至24.10元,跌幅达3.41%,距增发价仅相差0.3元;最后收于24.29元,跌幅为2.68%,距增发价相差0.49元,仅比增发价略高2%。当时便有一些专业人士认为,认购增发的风险很大,不看好此次增发。上一些投资者甚至发表“热烈庆贺增发败”、“收盘砸到23.79元等言论,来表明他们对增发的态度。不过,也不全都是坏消息,或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在下申购过程中,新时代信托和南通投资两家机构则各自获配了100万股。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天科技本次公开增发的目的主要是:投资11.8亿元用于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光纤预制棒制造项目;投资5亿元用于中天科技装备电缆有限公司建设装备电缆项目。公开增发大多遭冷遇据了解,中天科技并不是今年第一只陷入包销窘境的公司,今年1月份,长安汽车便开了这个先河。作为今年公开增发第一股,长安汽车当时的增发结果,凸显市场之冷。由于增发申购前夕公司股价跌破申购价,其增发结果不尽如人意:最终确定发行3.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35.08亿元。其中,承销团包销1.03亿股,占发行总量的28.51%;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兄弟公司承担了37.7%,其余投资者仅认购了33.8%。实际上,A股市场公开增发融资难已经不罕见。统计显示,2010年以来有11家上市公司公开增发,其中8家出现承销商包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