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蕙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花蕙兰新品种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这几点种 [复制链接]

1#
大花蕙兰新品种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摘要:以5个韩国引进的大花蕙兰慢性开花新品种为材料,进行大花蕙兰新品种组培繁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大花蕙兰适宜在MS+BA0.5mg/L+NAA0.2mg/L的培养基上增殖,每瓶生根有效苗数相对较多,达到14.89;茎芽平均高度相对较高,平均高度达到7.10cm,而且长势良好。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NAA0.1mg/L+白糖20g/L+花宝5号0.5g/L,每株平均根数达到4.28,平均根长达到3.55cm。苗高达到5cm以上时植株易于成活,种植不宜过深,浇水不宜太频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从韩国引进的5个大花蕙兰新品种无菌继代材料。5个大花蕙兰新品种分别为:‘LunarblazeNo.1’、‘Khanflamehotcocoa’、‘Valleyzenithconcord’、‘Corakigold’、‘Onetreehillsolticegold’。

1.2试验方法

1.2.1原球茎的增殖

以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30g/L白糖(“田趣”牌,下同)和6g/L卡拉胶(闽南琼胶有限公司出品,下同),pH5.8~6.0,添加不同浓度的IBA和NAA。每处理接种10瓶(mL广口瓶),每瓶8个带芽或不带芽匍匐茎。每处理3次重复。培养60d后统计增殖系数。培养室中培养温度(25±2)℃,光照12h/d,光照度~lx。

1.2.2生根培养

生根培养以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8g/L卡拉胶和质量分数0.5%的活性炭,添加不同浓度的IBA和NAA与白糖、花宝5号,pH5.8~6.0。每处理接种10瓶,每瓶6个芽。每处理3次重复。

在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25±2)℃,光照12h/d,光照度~0lx。

1.2.3炼苗

培养室培养45d后的生根苗,移入玻璃温室炼苗约15d。光照度0~lx。生根接种60d后对每株统计根长、根数、根长和生根率。

1.2.4移栽

将兰石和草炭作为栽培基质,装入黑色塑料营养袋,移入简易温室中,以0.1‰~1‰高锰酸钾消毒。将炼苗得到的大花蕙兰瓶苗,用自来水将植株根部的培养基冲洗干净,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浸泡10min消毒后,植入营养袋中,覆盖薄膜保湿。第7天前每天向叶片喷水1次,第7~14天每3d喷1次,以后每7d噴1次。

采用SPSS11.5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置信度0.05。

2、结果与分析

2.1增殖培养基的选择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分别采用MS、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同样浓度的IBA0.5mg/L和NAA0.2mg/L,60d后统计生长状况。经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以MS、1/2MS为基本培养基培养出的茎芽在增殖倍数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生根有效苗数和茎芽高度上有显著差异。在MS培养基上的每瓶生根有效苗数相对较多,达到14.89个;茎芽平均高度相对较高,平均高度达到7.10cm,而且长势比较好,叶片相对较绿,所以选择MS+BA0.5mg/L+NAA0.2mg/L为大花蕙兰增殖培养基。

2.2生根培养的选择

将增殖培养获得的大花蕙兰生根有效苗转接到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IBA、NAA、白糖以及花宝5号。经45d培养室培养,随后15d炼苗,统计其生根状况。

经过SPSS单因素方差Duncan分析,发现各培养基平均根条数具有显著差异、平均根长具有极显著差异。同时考虑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第1,6,12,15培养条件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均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其中第12培养基根长最佳,所以选择第12培养基为最佳生根培养基,即1/2MS+IBA0.5mg/L+NAA0.1mg/L+白糖20g/L+添加物A0.5g/L,每株平均根数达到4.28条,平均根长达到3.55cm。

2.3组培苗移栽

共移栽组培菌株,移栽培养5d后,刚开始幼苗部分出现死亡现象,大多发生于较小的植株(A类),平均成活率仅为46%;较大的植株(B类)则生长良好,平均成活率为81%,二者成活率具有显著差异(表3)。说明组培苗个体大且健壮,移栽后的成活状况越好。一般要求移栽的植株苗高要达到5cm以上、展开的叶片3~5片以及2条以上长度大于3cm的根。

3、总结

大花蕙兰在在增殖培养过程中,不添加柠檬酸、2,4-D、KT、香蕉泥、水解酪蛋白,与别的作者报道不同,组培生产过程中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试验中发现,如果生根培养基添加生长素过多,如IBA和NAA同时为1mg/L,根不是往下长,而是往上长,给苗木移栽带来不利影响。

移栽试验发现苗高达到5cm以上、展开的叶片3~5片以及2条以上长度大于3cm的根时植株易于成活。大花蕙兰组培苗移栽过程,不宜种植过深,根茎部位应该在基质平面。若种植太深,可导致烂苗的发生。移栽时天气不宜过热,气温超过35℃时,应该考虑透气降温,否则易发生烂苗现象。夏天组培苗移栽时,不宜长期用薄膜覆盖,适当改用遮阳网,否则易发生病害。苗木移栽后浇水次数不宜过于频繁,以3~5d浇水1次为宜,否则易发生病害。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