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蕙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卖花十年,你心中是否还有光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国内首家退休艺术学院

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开启全新退休生活

成人油画

彩铅

编织

书法课程

火热报名中/随报随学/可随时请假

“我一直在画花,

且只画花”

除了摄影师外

我想,能高度还原花神韵的

就是画家了

他们手中的笔

像带魔力般,一笔一划

就能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勾勒

甚至比实物还要唯美动人

富有生命力...

那光与影的配合

花与叶的缠绕,多姿的形态

强烈的笔触与艳而不俗的画面

总给人无限的视觉冲击力

这就是她笔下的花

美好的事物是复杂多变的

而她笔下的每一朵花

却是充满生命的

因为画花

她的作品常被人拿来与

梵高的《向日葵》相比

被誉为“女梵高”

她一辈子画花

作品也如梵高《向日葵》般

充满温度,丰富而热烈,美丽而鲜活

在肆意无畏地绽放着...

她就是加拿大女画家

BobbieBurgers

或许你不曾听过她名字

但在欧洲北美她已小有名气

如今47岁的她

作品一经展出就被当地收藏家

爱好者疯狂抢订

画作还被加拿大外交部收藏

我们知道有很多画家都喜欢花

而她笔下的花,与其他爱花画家

又有什么不同呢?

她的作品都是

一团团似云似雾的色块存在的

热烈而奔放的交织纠缠在一起

你可能说不出这是什么花

但冥冥中却能感受到

那就是花儿般的存在

它们明亮、积极、争奇斗艳

虽被誉为“女梵高”

但说起人生经历

Bobbie却与梵高完全不同

她从小就被爱包围着

在艺术的熏陶下成长

父亲是建筑师,母亲是室内设计师

Bobbie就这样跟着他们学画画

欣赏最美的艺术品

父母还常带小Bobbie去花园里玩耍

那里五彩缤纷的花儿

蓬勃的生命力,成了她的最爱

她常常带着本子去赏花画花

一画便是一天

在刚满19岁那一年

Bobbie就很幸运的举办了

自己人生的第一个画展

那里都是她一幅幅琳琅满目的花

原本她还在展前有些担忧

自己作品会不会被人接受认可

没想到展览结束

她的所有作品都被卖光

这也大大增长了她踏上艺术之路的信心

但Bobbie也会有所担心

自己年少成名,是否会影响到创作

最后,19岁的Bobbie清楚了自己的定位:

“不会因为商业毁掉艺术家的稳定状态”

继续在艺术之路上学习着...

22岁Bobbie就在维多利亚大学毕业了

还拿到了美术史和电影的双学历

此后,她画的花也更加成熟极致了

与众不同的花朵

用厚重的颜料一刷而尽

没有调色,没有一丝犹豫

直接大色块艳丽的涂抹于画布

如泼墨画一般洒脱

如蝴蝶般翩翩飞舞

又如烟花般璀璨炸裂

使人过目不忘,久久不愿离开

Bobbie说:

“每一件作品都会是艺术家的一部分,

收藏者买的不仅是一幅画,

更是艺术家的一段经历、情绪和感悟。”

然而艺术的创作之路

也并非一帆风顺的

在年,Bobbie就遇上了创作的瓶颈期

她想在原本的风格中尝试创新

说到艺术创新,可并非易事

Bobbie为此耗尽脑汁

却总无法达到自己满意

她开始感到焦虑不安

想想自己原本做好的计划却无法实现

这可怎么办呢?

其实有时

我们也和Bobbie一样

越想完成一件事情,脑子只会越乱

这时只能把那个不必要的东西清空

才能注入新灵感

于是,Bobbie选择了把自己关在

花园的工作室里

她会去观察花种子的播种过程

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后落叶

腐败的全过程

她不再做计划也不再纠结技法

而是顺着当下的观察和感悟

想到的就画下来

有时灵感来了

也不在乎颜料染到了衣物

有时还会关着脚画

最随性的就是在地板上调色

就这样在花园渡过了几年

Bobbie走过来了瓶颈期

她的灵感也源源不断,画作惊艳无数人

现在的Bobbie

已和丈夫一起孕育了4个孩子

最小的8岁,最大的18岁

除了自己画画外

Bobbie也很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如果他们也喜欢画画

那我将会很开心”

一个专心在家画画的“家庭主妇”

一个活生生把爱好做成了事业的女人

现在的Bobbie,无疑是最幸福的

生活过得如画一样绚烂多彩

最后,你喜欢这位“女梵高”笔下的花吗?

一个不一样的精品退休俱乐部

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开启全新品质生活

周二下午2:30—4:00

周五下午2:30—4:00

周六下午2:00—5:00

周日上午10:00—12:00

分享 转发
TOP
2#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辞旧迎新、买花过年。每到这个时候,对于花卉商家来说,热闹的市场成了战场。很多人的眼中,年宵花市是一面镜子,从中可见一个阶段花卉业的面貌。

年份消退、记忆犹新。十多年来,更多的人从动手一掐辨真假到一眼识花,花卉人作为使者,传播产品的功劳很大。近十年,“年宵榜首”蝴蝶兰供应量从万株增加到万株;大花蕙兰从不足百万株到超过万,杜鹃高位时逼近万株……

跟随这些数字狂奔,可以看到,自己到底跑了多远。

回顾这些年,收获的幸福感和遇挫的失落感轮番上演。

年,南京花商陈奇宾备下余万元的年宵花,最后却有30余万元的尾货。那年,市场没被金融危机席卷,但大范围的雨雪搅了花商们的新年。虽然物流水平有了改观,但做花卉依然摆脱不了靠天吃饭。

年,福建永福的陈庆杉很高兴,腊月没过半,他的杜鹃全部售完。连续三年大减产,市场扔掉了万株的包袱。那年,瞅准时机,一些人增加了高山杜鹃的进口量。

年,“凤梨教父”梅庆超为春节准备了万株成品。虽然前期销售不错,但风险最终还是转嫁到了市场。那年,凤梨供量达万株,总体价格骤降30%。

年,年宵花遭遇史上最寒冬,集团消费消失、价格销量拦腰斩,一批人开始沉思……那年,蝴蝶兰的供应量上升到万株。

年,北京花商赵吉柱不得不亲自盯紧每一个买花的人,他不想失去每一个订单;而在千里之外的郑州陈砦,批发商关平果的摊位也比前一年冷清了不少。消费严重下滑,供应仍在加码。那年,蝴蝶兰万、红掌万、凤梨0万……

年,青州李庆海向记者吐槽:仙客来卖不动,成本高、白菜价,正经历煎熬。那年,凤梨扛过三年低谷喘了口气,供应量减到万。

年,北京组织花企进驻京东,京东当年的年货街,给年宵花开了专场,网络的挺进势不可挡,另一线光已照进市场。

年,供应端停止了疯狂,更多的人不再豪*年宵。

年,春节市场这面镜子,已照不出花卉业的全貌,押宝年宵正在成为历史。

今年,不少人在讨论花市拆迁,就在年宵启动前,北京、深圳、西安、南京等地,一批名气不小的市场拆掉了,他们中有的正是市场疏解的亲历者,也有人彻底退出了这一行当。

有人感慨:做花不易!

实际上,花市或拆或迁,近年成了常态。旧的交易场所陆续终结,市场必将迎来新时代,拥抱新业态。应该相信,家庭消费的蛋糕远不止现在这么小,这些年我们撬动的,还只是冰山一角。人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需要更多优质、多样的花卉产品传递美好。

王朔在他的“年终小文”里说:有两种状态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一种是特别忙、一种是特别闲。每个年宵,无论是忙与闲、喜与忧,每个人都在跟随变化一路向前。侯宗助、梅庆超、杨铁顺、龚振德、陈春芳、陈学祥……曾经左右年宵花市的大佬、曾以此为业的每一个花商,都是见证兴衰、支撑行业的一员。未来,变化或许会越来越快,同一条轨道,跑着不同速度的列车,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只要还在跑,只要跟得足够紧、跑得足够快,我们便可以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祝每一个花卉人,新春快乐!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更多精彩推荐,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