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这个专业的解剖术语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纵隔肿瘤”更是闻所未闻。它在人体的什么地方?这个肿瘤严重吗?发现了纵隔肿瘤该怎么办?下面我们就来一层层揭开纵隔肿瘤的神秘面纱。
纵隔位置
纵隔是人体胸腔内的一处结构。胸腔里最大的器官是肺,左右各一,在左、右肺之间的这一部分结构就叫纵隔。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上纵隔、下纵隔、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
顾名思义,“纵”,竖行,“隔”,分隔。纵隔区里包含很多有形状的器官,如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等,另外还分布了一些看不见的组织细胞,如胸腺组织、淋巴组织、神经组织、原始外胚层细胞等等。纵隔肿瘤主要是来源于后面的这些组织细胞。
HELLOSUMMER
纵隔肿瘤
纵隔肿瘤起源于纵隔或由纵隔外长入纵隔内的肿瘤。肿瘤的性质与发生部位密切相关。良性者居多占75%。92%的纵膈肿瘤发生于成年人。
根据组织来源分不同种类,比如来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是胸腺肿瘤,来源于淋巴造血细胞是淋巴瘤,来源于生殖细胞形成生殖细胞肿瘤等等。
HELLOSUMMER
纵隔肿瘤病因
纵隔肿瘤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别的肿瘤病因是不同的,发病率偏低,其发病率大概只有肺癌的百分之一。
大部分纵隔肿瘤都没有找到公认的确切的病因,只有一些高危因素可供参考,譬如胸腺肿瘤可能跟感染病*有关,接触危险有*化学制品可能诱发淋巴瘤,有肿瘤家族史也是高危因素。
纵隔肿瘤恶性程度低、复发率低,许多患者都能够长期生存。
纵隔肿瘤症状
大多数纵隔肿瘤在早期不易发现,并且没有症状,往往是体检时发现的。由于肿瘤长在纵隔,会压迫、侵犯纵隔里的大血管,造成头面部的血液回流不畅。譬如造成胸腔积液,出现呼吸困难,医院就诊。
纵隔肿瘤诊断
胸部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纵隔肿瘤的主要依据
增强CT检查
纵隔肿瘤诊断中的常规检查,不仅可以判断肿瘤的部位、大小、成分、明确肿瘤与组织器官的关系,还能够判断是否侵犯心脏大血管等,但不能直接判断纵隔肿瘤的良恶性。
磁共振检查(MRI)检查
对于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更适合MRI检查,能够判断软组织肿瘤的成分、神经源性肿瘤对脊柱周围组织影响程度,以及判断纵隔肿瘤与血管、支气管的关系等。
肿物穿刺活检
在CT、气管镜、纵隔镜、胸腔镜等引导下穿刺,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判断肿瘤性质。
纵隔肿瘤治疗
纵隔肿瘤的治疗方式根据肿瘤的性质而不同。良性纵隔肿瘤般可手术完整切除;恶性纵隔肿瘤绝大多数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不能完整切除的肿瘤也应尽可能切除。对于不能切除或切除不彻底、已侵犯周围器官或已出现远处转移的恶性纵隔肿瘤患者,不宜手术,应依据病理性质进行放疗或化疗。但淋巴源性以及部分生殖细胞肿瘤一般不适合手术,放疗和化疗效果更好。
总之,发现纵隔肿瘤不惊慌,认真鉴别,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END
编辑:赵敏审核:赵帆
医院保健办:-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