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些卢氏蕊蝶不实的信息,偶尔有兰友也询问,今特地一说,以下内容以当事人口述,录取出版在兰花名品故事一书中,作者为莫磊,凌华,陈德初。在此感谢作者为中国兰文化作出的贡献。同时也对卢秀福等等前期拥有者的推动表示敬意。对于原著略作一点点补充,为是更接近事实情况!
年4月9日,浙江省首届蕙兰博览会在*岩举办,展会上一盆获得金奖的蕙兰三星蝶分外引人注目,引得参加展会的兰友纷纷驻足观看,久久不忍离去。只见这盆蕙兰草色淡绿,叶幅宽约06-1厘米,叶长40-60厘米,叶型斜立,平板而少锯齿,花箭高挺,为灯蕊杆大出架,花色翠绿如玉,朝天开放:蕊柱变异退化,外三瓣自然萎缩,捧瓣高度蝶化,捧舌难分伯仲,几乎一模一样,长宽相等而大翻卷的三个舌头,如三星拥月般围着异化而细巧的花鼻翩翩起舞,花的舌苔斑鲜红艳丽,给人以自然之美,清丽之美,纤秀之美。再细看参评标签,花名为卢氏蕊蝶,可是人们在欣赏品味和惊叹此花的艳美之时,又有谁能知道卢先生在引种此花之时,曾经受了多少的艰辛和劳苦啊!
年3月,卢干先生会同湖北一位兰友,进驻河南伏牛山区,专收刚下山的蕙兰好花。但住了一个多星期都没有看到一只像样的花,心中感到十分憼闷,他想这么多天徒劳无功,天天扫兴而归,花了冤枉钱不说,还枉费了一年中收蕙兰的*金季节,真是太遗憾了,他叹口气,唉!都说遇到好花要有缘分,机缘未至,再拖下去也是枉然,只有打道回府啦!
正当卢先生与同行的张长江先生准备分头回家之际,却偶然在一个山农家歇息时听说该地区出来一个特别好的蕙花,刚被一个江浙一带的兰友买去了,也不知此人姓啥名谁,只知买花人匆匆赶往杭州的路上。卢先生心头为之一震,立即与张先生商量决定,不管结果如何,立即动身追赶,成与不成,一切就随缘而定吧!
两人当既叫了一辆的士,飞速赶到洛阳火车站,但是到处都不见此人的踪影,估计是己上了南下的列车,当时已是下午6:00左右,暮色笼罩下的铁轨灰蒙蒙的伸向无尽的远方,两人觉得分外失落。怎么办好呢?如果等到下一趟列车就要午夜,12:00以后,这追赶也不可能追上了,无奈之中,两人不得不放弃了追花行动,可是,原来追花的希望使他们浑身鼓足了劲,现在一泄气就再也提不起精神来,顿时俩人都觉得疲惫不堪,许多天的劳累使整个骨头架子都瘫软了下来,双腿像灌了铅,怎么也跨不开来,走不几步就索性在车站旁找了个小餐馆,打算先填饱肚子,缓口气再说。
两人边吃边聊着,突然张长江说起曾听到湖北随州有一个老乡,不久前在伏牛山区收到过一支三星碟和一只外蝶,也不知己经卖掉没有。卢干先生一听又来了劲,他想就这么偃旗息鼓,扫兴而归吗?想想实在有些不甘心,两人一合计,不如再辛苦几天,赶到随州探看个究竟再说,于是,当晚他们又搭上辆去随州的汽车。
第二天中午,两人又风尘仆仆地到达随州,幸运的是几经问讯后,俩人终于找到了张长江的老乡刘海平与刘和平两兄弟。主人把客人请进门后冲上杯茶。寒暄了几句之后,卢干就径直提起买兰之事。刘家兄弟得知来意后,就领着他们进了后院的兰室。进了门迎面便见到了两大从尚末分解的蕙兰,一丛是绿蕙三星蝶,另一丛是赤蕙外蝶,赤蕙外蝶长相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逗人之处,而三星蝶却分外讨人喜欢。只见此草的丛径足足有80至厘米,兰草中心还留有许多鸟毛。看来山上的小鸟曾经在兰草丛中作窝栖息,鸟窝旁边的兰差残缺不全,毁损严重。主人告诉他们这两个花都产自河南嵩县的*庄乡,是他们兄弟俩跑了许多地方,好不容易才收到的,所以轻易不肯出手,卢干粗点了一下,还有近30苗草较完整,根部无叶的老球茎多的数不过来,这些特征都记录了此花曾饱受风霜,无言地告诉着人们,它历经的沧桑岁月,叶丛中还有10余枝己是小排铃的花箭,隐约可见中间有蝶化的痕迹。卢干小心地拔开花蕾细看,见花的外瓣翠绿,内捧高度蝶化,白舌红斑,颜色非常艳丽,问了叫价是每苗元。再看另一丛外蝶赤蕙,苗数更多,足有70多苗,叫价是每苗元。二人带的资金有限,不可能两花同买,而两支蝶花的苗价相差近1.5倍,到底该买哪个花好呢?当时感到有些难以定夺,只得与花主说好第二天再谈,就暂且告辞回了宾馆。
当晚,两人兴奋得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商量了好久?最后一致认为,越好的花越难求,尽管价格高一些,但还是应先买下品味较高的三星蝶再说。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赶到刘氏兄弟家中,直接就三星蝶一个品种的价格与之进行商谈,恳请在价格上给予适当优惠,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卢先生以毎苗的价格将三星蝶全部买了下来。此时,刘氏兄弟也开始对另一只赤蕙外蝶原价松了口,表示愿意降低一半价钱卖给他们,但因他俩随身带的资金不足,也不敢再下手了,此时他俩己归心似箭,考虑该如何尽快地将这一大从三星蝶安全带回家中这件事上。为了路上携带方便,他们就在刘家借了剪子,把蕊蝶按马路理清分开,小心翼翼地分为四从,分别包好装在纸箱内,便告别刘氏兄弟,日夜兼程一路往家里赶去。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正当卢干他俩刚走出刘家不久,就有几位台湾兰友紧接着进了刘氏兄弟的家门……当卢干由武汉转车还没到*岩时,台湾的兰友电话就追了过来,他们要求购买此花。但卢干考虑到浙江省首届蕙兰展马上就要在*岩举办,此花必然会成为一个新的亮点,所以婉言答复待兰展以后再说。第二天,几个得到信息的铁杆兰友都纷纷赶过来看花,当场被*岩兰协会长卢秀福暂定分走6苗,卢干自留7苗,其他的也都分售给*岩与临海的兰友。得到这个好品种的兰友个个都是皆大欢喜。
4月9号早晨,卢秀福先生兴冲冲地带了此花送展,以先前说好的,卢秀福卢干两人之名展出。马上引起了负责登记的兰协秘书长王德仁老师的特别注意,王老师对此花十分看好,当场兴趣盎然地为其命名为卢氏蕊蝶。
在展会上卢氏蕊蝶果然不负众望,一亮相便冠压群芳,就从众多的好花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浙江省首届蕙兰展的金牌。自此,卢氏蕊蝶名声远扬,蜚声整个兰界。
每当听到人们称赞此花时,卢干先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回忆起,当时锲而不舍追逐好花的情景,暗自庆幸当时能不辞艰辛地疯追到底,凭着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才有了今天的收获,不然今天又哪能拥有这个人见人爱的好花呢!
(图片来源于卢干,橘乡兰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