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崔永玲三鹿集团狠抓节能减排促企业和谐发展
三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鹿集团)是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食品工业百强、历次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连续六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三鹿”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位居国际知名杂志《福布斯》评选的“中国顶尖企业百强”乳品行业第一位,位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最具竞争力企业集团”河北省第一位,2006年被商务部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2008年1月“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荣获国务院颁发的中国乳品界唯一国家科技大奖。三鹿的主要经济指标已连续20年实现持续增长。多年来,三鹿在不断壮大企业规模的同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走上了“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效益”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完善管理体制,确保节能减排有效开展
节能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三鹿集团建立健全了节能减排管理机构和制度,成立了由集团总裁为组长,主管副总裁为副组长,各事业部、各厂领导为成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集团公司、各事业部制定了能源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及其考核办法,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手段确保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进行。先后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GMP(良好操作规范)、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以诚实守信、节能减排,绿色兴企、奉献社会的环保方针为指导,力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文明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消耗,预防污染,从而带动了包括各子公司在内的全集团污染治理工作,使公司节能环保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全面开展节能减排,全力推进企业快速发展
三鹿集团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先后投资10亿多元从美国、瑞典、丹麦、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引进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和检验设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为企业生产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不定期以各种形式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号召广大职工为企业节能降耗献计出力,做到从我做起,深挖节能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提高企业效益做贡献。
三鹿集团通过持续的工艺改进,优化供应链等系统,来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如,利用节水型蒸发式冷凝器替代原有管式冷凝器,在风机作用下使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保持了较低水温,实现了循环利用,每小时节水30吨。双效降膜蒸发器冷却水加装冷却塔构成闭路循环,回收冷却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每年节水约28万吨。在节能方面,推广应用新型的节电设备、节能灯具;锅炉房加装凝结水回收系统,用汽设备所排放出来的废蒸汽及高温凝结水全部收集起来,达到有效节能的效果;安装分层节煤装置,对锅炉风室、炉拱进行综合节能改造提高锅炉的热效率等改造。在新建、改建、扩建的技改项目中,积极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得资源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效果。
三鹿集团坚持绿色兴企经营理念,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在生产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轻末端治理压力。公司建有完备的污染处理设施,污水、废气、噪声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各生产厂均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各污水站出水远远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排放达标率100%。投资建成了多座封闭式煤棚,彻底消除了煤场扬尘污染。封闭式垃圾转运站的建成,实现厂区内垃圾密闭化处理,改善了厂区环境。采用高效文丘里麻石旋流板除尘脱硫技术对锅炉烟气进行治理,有效提高了脱硫、除尘效率,在烟尘、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的基础上,确保排放量每年都有大幅度的减少。
坚持在项目建设时执行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把节能降耗工作列入生产经营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届职代会都把节能减排作为年度工作重点,从2004年就开展“节约一度电、一滴奶、一粒粉、一滴水、一粒料、一滴油、一点汽、一个包装袋、一张纸、一分钱”的十个一活动。同时,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从日常点滴做起,搞好节能减排工作。如:公司规定,夏天室内空调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冬天取暖温度不过热等,形成了公司上下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节能工作的开展。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奶业良性发展
三鹿集团探索出了“四统一分一集中”集约化管理模式和“奶牛生态养殖园区”、“奶牛公寓”、“托牛所”等科学管理模式,有效地带动了奶业的大发展,现代奶业属于循环经济范畴的绿色产业。三鹿集团推行循环经济,现饲养奶牛80万余头,日产鲜奶6800吨,奶牛饲养辐射130个县(市、区),5500多个村,带动6万多农户发展奶业,遍布各地的奶源基地全面推广青贮玉米制作技术,奶牛每年消化玉米秸秆面积达300万亩以上,实现了秸秆过腹还田,不仅解决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烟雾污染,而且牛粪肥田、制作沼气,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达到奶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