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辞旧迎新、买花过年。每到这个时候,对于花卉商家来说,热闹的市场成了战场。很多人的眼中,年宵花市是一面镜子,从中可见一个阶段花卉业的面貌。
年份消退、记忆犹新。十多年来,更多的人从动手一掐辨真假到一眼识花,花卉人作为使者,传播产品的功劳很大。近十年,“年宵榜首”蝴蝶兰供应量从万株增加到万株;大花蕙兰从不足百万株到超过万,杜鹃高位时逼近万株……
跟随这些数字狂奔,可以看到,自己到底跑了多远。
回顾这些年,收获的幸福感和遇挫的失落感轮番上演。
年,南京花商陈奇宾备下余万元的年宵花,最后却有30余万元的尾货。那年,市场没被金融危机席卷,但大范围的雨雪搅了花商们的新年。虽然物流水平有了改观,但做花卉依然摆脱不了靠天吃饭。
年,福建永福的陈庆杉很高兴,腊月没过半,他的杜鹃全部售完。连续三年大减产,市场扔掉了万株的包袱。那年,瞅准时机,一些人增加了高山杜鹃的进口量。
年,“凤梨教父”梅庆超为春节准备了万株成品。虽然前期销售不错,但风险最终还是转嫁到了市场。那年,凤梨供量达万株,总体价格骤降30%。
年,年宵花遭遇史上最寒冬,集团消费消失、价格销量拦腰斩,一批人开始沉思……那年,蝴蝶兰的供应量上升到万株。
年,北京花商赵吉柱不得不亲自盯紧每一个买花的人,他不想失去每一个订单;而在千里之外的郑州陈砦,批发商关平果的摊位也比前一年冷清了不少。消费严重下滑,供应仍在加码。那年,蝴蝶兰万、红掌万、凤梨0万……
年,青州李庆海向记者吐槽:仙客来卖不动,成本高、白菜价,正经历煎熬。那年,凤梨扛过三年低谷喘了口气,供应量减到万。
年,北京组织花企进驻京东,京东当年的年货街,给年宵花开了专场,网络的挺进势不可挡,另一线光已照进市场。
年,供应端停止了疯狂,更多的人不再豪*年宵。
年,春节市场这面镜子,已照不出花卉业的全貌,押宝年宵正在成为历史。
今年,不少人在讨论花市拆迁,就在年宵启动前,北京、深圳、西安、南京等地,一批名气不小的市场拆掉了,他们中有的正是市场疏解的亲历者,也有人彻底退出了这一行当。
有人感慨:做花不易!
实际上,花市或拆或迁,近年成了常态。旧的交易场所陆续终结,市场必将迎来新时代,拥抱新业态。应该相信,家庭消费的蛋糕远不止现在这么小,这些年我们撬动的,还只是冰山一角。人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需要更多优质、多样的花卉产品传递美好。
王朔在他的“年终小文”里说:有两种状态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一种是特别忙、一种是特别闲。每个年宵,无论是忙与闲、喜与忧,每个人都在跟随变化一路向前。侯宗助、梅庆超、杨铁顺、龚振德、陈春芳、陈学祥……曾经左右年宵花市的大佬、曾以此为业的每一个花商,都是见证兴衰、支撑行业的一员。未来,变化或许会越来越快,同一条轨道,跑着不同速度的列车,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只要还在跑,只要跟得足够紧、跑得足够快,我们便可以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祝每一个花卉人,新春快乐!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