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蕙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市胰腺肿瘤研究所届研究生顺利 [复制链接]

1#
上海市胰腺肿瘤研究所届研究生顺利完成答辩并获专家一致好评年5月16日

年5月16日下午,上海市胰腺肿瘤研究所/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医院胰腺外科在2号楼5楼会议五室成功举行了届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

现场直击现场直击

本届的答辩委员会评审专家阵容强大,由我国著名胆胰外科专家全志伟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包括(按姓氏拼音排序):裘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沈柏用教授(上海交通大医院)、邵成浩教授(海*医院)、王坚教授(上海交通大医院)。施思医师任答辩秘书。

答辩委员会专家

全志伟教授

沈柏用教授

裘正*教授

邵成浩教授

王坚教授

今年参加答辩的研究生共有3位博士研究生和3位硕士研究生,分别是我科的一位主治医师许文彦(在职博士)、孟庆才(科研型博士)、李硕(八年制博士)、杨超(科研型硕士)、张师容(科研型硕士)和许金枝(四证合一专业硕士)。6位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分别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多篇SCI论文,并获得了市级和校级的多项荣誉,在应对繁忙临床工作的同时,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届全体研究生和导师

本次答辩会由全志伟教授主持,施思医师任答辩秘书。答辩正式开始前,倪泉兴教授代表上海胰研所对答辩委员会专家表示诚挚感谢,欢迎各位专家前来莅临指导,施思博士为大家介绍了此次答辩的评审专家及答辩流程。随后,虞先濬教授、徐近教授、刘辰教授和刘亮教授作为导师分别介绍了参加答辩的6位研究生的基本情况。参加答辩的6位研究生以PPT形式,对其毕业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采用的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进行了陈述,分别从论文的选题、结构、论证方法等方面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了阐述。

■■■■■答辩

01

许文彦博士

许文彦博士的论文《ZEB1抑制SIRT3促进胰腺癌糖酵解影响胰腺癌恶性潜能的实验研究》主要研究了ZEB1可以协同MBD1抑制SIRT3启动子区甲基化影响胰腺癌细胞糖酵解,从而为具有高度侵袭转移特性的胰腺癌细胞提供代谢支持,提示了切断能量补给与抑制糖酵解也可能是抑制胰腺癌转移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揭示了EMT与糖酵解之间的相关性,为今后胰腺癌的代谢治疗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

主要成绩

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SCI论文5篇:

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IF:3.3)

CancerCellInternational(IF:3.9)

CancerLetters(IF:6.3)

CurrentMolecularMedicine

(IF:2.3)

InternationalJournalofOncology(IF:3.3)

参与科研项目:

上海市卫健委青年科研项目

02

孟庆才博士

孟庆才博士的论文《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在胰腺癌增殖、转移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探索抗氧化酶GPx1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发现GPx1对胰腺癌抑癌作用及增敏吉西他滨化疗细胞*作用,同时揭示耐药相关机制有望为增敏化疗方案提供新的干预靶点。博士期间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口头及壁报交流。

主要成绩

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SCI论文7篇:

Oncogene(IF:6.)

IntJCancer(IF:7.36)

CellDeathDis(IF:5.)

JCancer(IF:3.)

OncoTargetsTher(IF:2.)

ExpMolMed(IF:5.)

CellMolLifeSci(IF:6.)

参与科研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17YF)

获得奖励荣誉:

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年被评为第十届复旦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

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年获得复旦大学光华奖学金

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

03

李硕博士

李硕博士的论文《血清学炎症指标及肿瘤标志物预测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临床研究》以血清学检测为基础,一方面首次证实术前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IRI是患者独立预后因子,联合“TNM分期-CA19-9-SIRI”共建预后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另一方面证实可以利用术后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患者联合辅助放化疗疗效进行预测。

主要成绩

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SCI论文4篇:

CancerManagRes(IF:3.)

CancerMed(IF:3.)

Angiogenesis(IF:4.)

Pancreatology(IF:2.)

所获荣誉:

复旦大学博士生优秀学业奖学金二等奖

04

杨超硕士

杨超硕士的论文《PD-1/PD-L1通路调控NK细胞失能影响胰腺癌恶性潜能及临床预后的研究》。本研究首次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临床现象:在晚期胰腺癌病人中NK细胞含量越高,反而预后越差。基于这种有趣的临床现象,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潜在的机制:NK细胞的失能是通过PD-1/PD-L1通路调控的,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了验证。

主要成绩

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SCI论文6篇

Cancerimmunology,immunotherapy

(IF:4.)

Europeanjournalofsurgicaloncology

(IF:3.)

Cancerletters(IF:6.)

TranslationalCancerResearch*2

(IF:1.2)

Journalofhematologyoncology

(IF:7.)

所获荣誉

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

05

张师容硕士

张师容硕士的论文《抑制肌动蛋白相关蛋白Arpin促进胰腺癌侵袭转移的机制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首次报道Arpi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比了原发灶与转移灶中Arpin的表达情况;首次报道Arpin低表达提示胰腺癌患者预后较差;一定程度上阐明了Arpin低表达促进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并为探索上游信号提供了一定证据。为胰腺癌患者临床管理提供一种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和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主要成绩

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SCI3篇+中文核心1篇

Annalsofsurgicaloncology

(IF:3.)*2

Europeanjournalofsurgicaloncology(IF:3.)

《中国癌症杂志》

06

许金枝硕士

许金枝硕士的论文《驱动基因SMAD4及Hedgehog通路在可切除胰腺癌中的预后价值及其相关性探索》,首次将Shh通路下游分子的表达具体到间质中,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