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肿瘤”医疗品牌不仅代表着优质的诊疗技术,也代表着精细化的运营管理。
邢沫,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医院医院质量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疗联合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远程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经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医疗管理工作十余年,医院管理经验。
11月6日,“新时代·共谋健康新格局”论坛在上海举行,医院副院长邢沫作为嘉宾参会。为了探寻北大肿瘤品牌背后的运营逻辑,当日会后,《医院院长》对邢沫进行了专题访问,邢沫将其十余年的管理经验娓娓道来。
智慧医疗提升效率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医院管理产生怎样的影响?智慧医院的服务能力?
疫情之后,智慧医疗优势更加凸显,同时,医院互联网诊疗以及智慧医疗相关*策的改变。比如,北京市就在疫情后针对互联网诊疗、智慧医疗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策及文件进行指导。北大肿瘤响应号召,加速推进互联网诊疗工作。今年3月,医院向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申报互联网诊疗资质,并在获批之后,在院内进行试运行。6月底,互联网诊疗在全院各个科室上线,医院整体服务能力,并形成新常态。
医院的线上门诊和云病历运营状况如何?医院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医院从年开始使用云病历,也就是“北肿云病历”APP,通过它,患者可以随时上线查阅报告和病历资料,同时也满足肿瘤患医院会诊的特殊需求。疫情爆发后,医院以此APP为基础,开发了互联网咨询和诊疗相关的各个模块,从6月11号上线至今,已经有多人次的门诊量。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来医院看病是刚需。北大肿瘤70%的患者来自外地,从就诊开单到完成检查,患者往往需要在北京等待十余天甚至一个月以上。现在,则可以在线上开具检查并进行预约,在家等待,为患者节约了大量的非医疗性花费。医院发展来说,门诊大概82%的患者是复诊患者,只有18%的患者是初诊患者,初治患者很难挂上号。而如今线上门诊为复诊患者开放,将线下门诊号源尽可能留给初诊患者,无形中扩大了门诊量,医院门诊资源使用效率。只有增加初治患者数量,提高床位使用效率,学科才能更好地发展。
北大肿瘤的远程医疗如何帮扶基层医师,助推国家分级诊疗*策落地?
北大肿瘤做远程医疗的初衷就是赋能基层,真正地培养当地医生,医院疑难病症诊治能力,同医院品牌,带来社会效益。用国家的话说,“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北京的大医生,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
目前,北大肿瘤远程会诊疑难病例数量较大,每周从基层递交上来的病例大概有20多个,这些病例将进行单学科或多学科会诊。刚开始,医院提交病例的时候,由于诊疗水平存在差距,基层医师会有一些畏难情绪,但北大肿瘤医师对基层医师非常热情且有耐心,随着会诊量增加逐渐增多,基层医师水平不断提升,逐渐消除了畏难情绪。通过线上会诊、线下转诊、视频指导、现场带教等方式,让基层医师亲眼看到北大肿瘤专家对于疑难病例方案的制定和手术的执行,切实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同时,每周两次的交互式的远程教学,也对基层医生提升肿瘤规范化诊疗的理论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MDT是种文化
北大肿瘤的多学科诊疗诊疗(MDT)可谓名声在外,您认为北大肿瘤的MDT有何特色,精髓是什么?
北大肿瘤MDT的特色不仅在于MDT的内容,而在于MDT医院的文化,并且这种文化是深入到每一个临床医生、诊断医生,甚至管理者的骨髓里。其核心就是“患者获益最大化”为原则制定诊疗方案,保证每一位患者的方案都是“精品”。如今,北大肿瘤医生在接诊患者时,首先会根据病情分析并判断是否需要其他科室医生共同进行会诊,显然MDT在医院已经成为了每一位医生的行为习惯。
这种MDT文化的形成,医院的性质。医院,分科特别细,在细分专业的情况之下,每个医生都有专长,这也为MDT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举个例子,我院的放射科医生按照病种来区分自己的专业方向,如胃癌、肠癌、肺癌、乳腺癌等,如是胃肠道肿瘤专业的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基本上只参加胃癌和胃肠道肿瘤的多学科会诊,基本不会参加乳腺癌的多学科会诊。放射科医生除了跟着外科进行多学科查房之外,还会去病理科查看患者的病理结果,再一次印证术前的判断是否准确。经过这样的MDT实践积累,医生的成长速度和专业发展非常快,从而带动了各个学科人才梯队的形成。
学科发展需要MDT合作,医院发展更加需要多方合作,在对外合作中,医院如何借助院外医疗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医院在建设医联体时,不要忘记社会资本办医。北大肿瘤在对外合作中,医院医院合作,“规范诊疗,控制花费”是不变的原则。医院以热情积极、公开公正的态度,与各方合作,在提升合作方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扩大了北肿自身品牌影响力。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再一次印证了肿瘤患者对医疗的需求是绝对的刚需,患者不能接受中断检查、中断化放疗,或者不能进行手术,这对肿瘤患者来说是致命的。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北大肿瘤谋求多方发展,采用多种形式增加服务能力。医院计划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多方合作,复制北大肿瘤的优质资源和品牌影响力,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培育更多的人才,开展更多的科研攻关,进一步推动北大肿瘤高质量发展,从而惠及广大肿瘤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