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渣鼻医院地址 https://m-mip.39.net/fk/mipso_8590068.html每年的ASCO年会论文交流共分5个等级,根据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口头汇报(oral)、壁报讨论(posterdiscussion)、壁报展示(poster)、摘要发表(publication)和拒稿(reject)。每年ASCO会议收到五、六千份以上的摘要,每个领域或主要大癌肿的口头汇报(oral)、壁报讨论(posterdiscussion)仅约20项,被录用为oral、posterdiscussion的项目一般均为重量级的研究成果,可能改变临床实践、或者极具进一步研发前景。
医院以郭伟剑教授为首的消化肿瘤团队致力于胃癌、肠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除牵头或参与多项新药试验以外,也开展了多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在ASCO投稿中也取得好成绩:获得posterdiscussion、poster、publication各1项。
入选为posterdiscussion的研究
两药方案XELOX对比三药方案EOX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三期临床试验
晚期胃癌两药还是三药更优多年来存在争议。早有3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DCF三药方案疗效优于CF(DDP+5-Fu)两药方案,但存在问题:一方面,三药带来OS的实际延长很有限(中位OS差异不到1个月),且以明显增加的*性为代价;另一方面,对照组为传统的CF方案,如改为疗效可能更优的新一代XELOX、SOX方案后(在REAL2研究中,三药方案ECF中的CF改为奥沙利铂、卡陪他滨后成为的EOX方案治疗组OS明显长于ECF治疗组,提示新一代的奥沙利铂、卡陪他滨组合疗效可能优于传统的CF方案),三药相较于两药本来就有限的生存获益可能就不复存在。
为验证这个设想并解决两药、三药方案孰优孰劣问题,郭伟剑教授、朱晓东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多家中心(医院王育生主任团队、中国医院何义富主任团队、中国科医院应杰儿主任团队、医院杨磊主任团队、医院吴俊主任团队、医院秦艳茹主任团队等)开展了两药方案XELOX对比三药方案EOX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三期临床试验,主要终点为PFS,非劣效设计。经过5-6年的努力,完成了例的入组,ITT人群、PP集均取得了XELOX两药组的PFS非劣于EOX三药组的预期成果,达到了主要终点,而两药组的不良事件(AE)明显低于三药组。
该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两药的疗效非劣于三药,而*性更低、安全性更好,提示对于晚期胃癌的一线姑息治疗,两药方案是更好的选择,XELOX可成为标准一线方案。尽管近年免疫治疗异*突起,已有报道胃癌一线治疗中PD1抗体Nivo联合化疗取得了较单纯化疗更好的效果,但化疗仍是基础。
入选为poster的研究
诱导化疗后原发灶切除对比单独化疗治疗伴不可切除转移灶且无原发灶症状的晚期肠癌的随机对照II期临床试验
多年来,对于伴不可切除转移灶、且无原发灶症状的晚期肠癌,是否有必要切除原发灶存在很大争议,缺少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数据。年ASCO报道了首个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COG研究)结果,最近在顶级杂志JCO发表,共入组余例,随机分为手术组与化疗组,结果发现原发灶切除并不能带来生存获益。最近,另有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发表在Cancers杂志上,入组随机了40余例,发现原发灶切除有带来生存获益的趋势,但因病例数少未达统计学差异。
郭伟剑教授团队与大肠外科李心翔教授团队也协作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II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为先XELOX或FOLFOX诱导化疗3月,未出现进展或原发灶事件(需干预的梗阻、出血、穿孔)者随机分组,分为手术组(手术切除原发灶后再继续化疗)与化疗组(继续化疗);不同于前述最近报道的2项前瞻性临床试验(入组后即随机,分到手术组者先手术后化疗、化疗组者单化疗)。共入组例,16例因原发灶事件(15例梗阻、1例穿孔)、21例因转移灶进展、3例转化为根治性切除、12例其他原因(撤回知情、失访、错误入选等)提前出组,86例进入随机,分入手术组(42例)、化疗组(44例)。主要研究终点为TTF(至策略失败时间),次要终点包括PFS、OS和安全性。结果两组的TTF、PFS、OS均无明显差别。
该研究结果提示,对于伴不可切除转移灶、且无原发灶症状的晚期肠癌,诱导化疗后切除原发灶也不能带来生存获益,总体上不推荐原发灶切除。但在诱导化疗期间、随机后化疗组化疗期间,有少部分患者发生需手术干预的原发灶事件,仍需个体化处理。该研究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内容来源:医院肿瘤内科